图书介绍

电信竞争规则与市场监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电信竞争规则与市场监管
  • 罗明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34883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电信-市场竞争-研究;电信-市场监管-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信竞争规则与市场监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电信产业的基本特性1

第一节 电信产业的基本经济性特征1

一、电信产业的规模经济性1

二、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性3

三、电信产业的高固定成本特点5

四、电信产业的范围经济性7

第二节 电信产业的网络型特征与网络效应9

一、电信业务网络9

二、电信销售服务网络10

三、电信产业的网络效应11

第三节 电信技术与产业链的特征13

一、电信技术发展规律13

二、电信产业价值链15

第四节 电信产业管制的理论基础19

一、电信产业为什么需要管制19

二、经济性管制的主要方式23

三、管制失灵问题24

四、加强管制与放松管制25

第二章 我国电信市场改革与监管28

第一节 我国电信改革及特点28

一、我国电信市场改革的主要历程28

二、我国电信监管机制改革历程33

第二节 我国电信监管的职能与特点35

一、我国电信监管的主要职能35

二、我国电信监管职能定位37

三、我国电信监管机制及特点39

第三节 我国电信监管基础法规41

一、电信业务许可管理42

二、电信网间互联管理42

三、电信资费管理42

四、电信资源管理43

五、电信服务管理43

六、电信设施建设管理43

七、电信设备进网管理43

八、电信安全管理44

第四节 我国电信业务的分类44

一、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的重要性45

二、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的修订46

第三章 电信市场的准入与开放48

第一节 我国电信市场业务的准入机制48

一、我国电信业务许可管理机制48

二、我国基础电信市场管制程度相对较高50

三、我国增值电信市场实行深度开放52

四、电信企业改革重组贯穿在基础电信市场开放中54

第二节 基础电信业务的社会化开放与改革55

一、无线寻呼、800 MHz模拟集群通信、450 MHz无线移动通信(大区制)、国内VSAT通信4项无线通信业务开放55

二、模拟集群通信业务、无线寻呼业务、国内VSAT通信业务、第二类数据通信业务(含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和无线数据传送业务)、用户驻地网业务、网络托管业务6项基础电信业务列入增值业务管理56

三、逐步开放移动转售业务和有线接入网业务57

第三节 增值电信业务的社会化开放与改革60

一、信息内容服务业率先开始社会化开放61

二、因特网资源与呼叫中心平台服务开放61

第四节 电信市场对外开放66

一、我国电信市场引入外资历程66

二、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电信市场承诺70

三、我国电信市场对外开放现状及背景73

四、国际电信市场开放比较75

第四章 电信竞争与非对称管制77

第一节 我国电信市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管理77

一、电信监管机构对电信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管理78

二、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电信市场竞争的影响80

三、反垄断法对电信市场竞争的影响81

四、《价格法》对电信市场竞争的影响82

五、国际上电信竞争监管分工模式84

第二节 电信非对称管制制度84

一、欧盟对具有市场支配力(SMP)运营商的非对称管制85

二、韩国对移动运营商SK电讯的非对称管制86

三、日本对主导电信运营商的非对称管制88

四、其他国家的电信非对称管制89

五、我国电信非对称管制探索与实践90

第五章 电信资费92

第一节 电信资费管理的作用和主要方式92

一、电信资费管理的作用与定位92

二、电信资费的成本复杂性特点93

三、电信资费管理主要方式94

第二节 我国电信资费管理机制及改革97

一、电信资费管理原则97

二、我国电信资费管理改革历程99

三、我国固定电话资费管理102

四、我国移动电话资费管理104

五、我国宽带接入资费管理106

第三节 差别定价和歧视性定价106

一、网内网外差别定价问题107

二、互联网接入带宽歧视性定价问题110

第四节 我国电信资费管理改革趋势112

一、国际上不同市场阶段电信资费管理模式与特点112

二、我国电信资费管理改革的方向115

第六章 接入网竞争117

第一节 国际电信业“最后一公里”竞争117

一、美国的UNEP(Unbundled Network Element Platform)政策118

二、中国香港的第二类互联政策119

三、英国的网络功能性分拆制度119

四、运营商代码预置选择政策120

第二节 网元解绑政策解析及我国实践121

一、网元解绑政策主要特点121

二、我国对网元解绑政策的实践与探索125

第三节 用户驻地网竞争模式与监管128

一、用户驻地网界定与政策沿革128

二、我国用户驻地网政策争议解析132

三、用户驻地网改革与产权、交易成本问题136

四、我国最后一公里竞争的其他实践探索137

第七章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140

第一节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与市场竞争140

一、网间互联互通对电信市场竞争的重要意义141

二、网间互联互通监管的主要内容142

三、运营商网间互联管理流程145

四、我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管理的改革146

第二节 我国电话网网间管理及与国际比较149

一、公用电信网网间互联管理流程149

二、公用电信网的互联义务基本原则150

三、电信网间互联争议处理152

四、国际互联互通管制比较155

第三节 我国互联网网间管理与国际比较158

一、互联网骨干网互联方式158

二、骨干网互联层级159

第四节 网间通信质量指标与网间故障管理160

一、电话网网间通信质量监督管理160

二、互联网网间通信质量管理162

三、互联互通冲突管理163

四、互联互通司法解释164

第八章 电信网间结算与成本166

第一节 网间结算与市场竞争166

一、网间结算政策对不同市场竞争者的影响167

二、网间结算与电信市场竞争紧密相联167

三、网间结算管理机制168

四、网间结算管理面临的问题168

第二节 我国电话网网间结算169

一、本地电话业务网间结算政策170

二、长途电话业务网间结算政策171

三、短彩信业务网间结算费率172

四、业务台结算政策172

五、我国语音业务网间结算体系的主要特征173

第三节 国际间电话网网间结算173

一、电话网国际来去话网间结算173

二、移动电话国际漫游结算174

三、国际电联有关国际通信网间结算规则177

第四节 电话网网间结算成本测算模型178

一、网间结算费率确定方式178

二、长期增量成本测算模型179

三、成本建模方法184

四、成本测算在我国的应用185

五、成本测算在国际上的应用186

第五节 互联网网间结算188

一、互联网网间结算主要方式188

二、互联网网间结算模型191

三、我国互联网网间结算机制196

第九章 信息网络与产业融合201

第一节 网络与产业融合的含义201

一、三网融合的定义与特点201

二、TMT融合的定义与特点203

第二节 我国推进三网融合的改革与实践205

一、我国推动三网融合的改革历程205

二、我国三网融合主要相关业务206

三、我国推动三网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210

第三节 信息产业融合的发展与改革趋势212

一、网络融合发展趋势212

二、多种融合业务竞争213

三、融合监管改革趋势213

第四节 网络中立与融合转型216

一、网络中立的概念与内容216

二、关于网络中立的争议与博弈217

三、移动互联网与网络中立219

四、网络运营商的流量管控与流量经营220

第十章 电信技术竞争223

第一节 电信技术竞争的含义223

一、电信技术竞争的主要特点224

二、电信技术发展路径的锁定效应228

三、我国电信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228

第二节 电信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230

一、技术标准竞争的市场失灵问题230

二、技术标准的公共与私有属性232

三、技术标准的形成机制233

四、电信技术与专利问题234

五、电信技术快速发展对技术竞争的影响236

第三节 国际电信技术标准竞争比较237

一、美国的电信技术标准化战略特点237

二、欧盟电信技术标准化政策与战略特点238

三、日本电信技术标准化政策与战略特点239

四、我国电信技术标准化战略的特点240

第十一章 电信服务体系与服务监督管理246

第一节 基础电信服务的管理与监督246

一、基础运营商的服务体系246

二、电信服务与电信改革248

三、基础运营商服务管理体系的主要职能249

四、电信监管机构的服务监督职责250

五、电信服务监管机制251

第二节 增值电信服务的管理与监督253

一、我国声讯服务的监督与整治253

二、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监督与整治253

三、我国移动信息服务监督与整治254

第三节 电信普遍服务机制255

一、普遍服务的定义与意义255

二、电信普遍服务机制的通行做法257

三、我国的电信普遍服务261

第十二章 电信建设与设备进网264

第一节 电信设施建设264

一、电信运营建设管理264

二、电信建设监管与电信业务许可管理266

三、电信设施建设与平等接入权管理266

四、电信设施建设监管的事前管理268

五、电信设施建设监管的原则规范269

第二节 电信设备进网272

一、我国电信设备进网管理流程272

二、设备进网管理与技术、贸易政策274

三、国际上电信进网设备管理274

第十三章 电信资源276

第一节 无线频率资源276

一、我国无线频率管理分配机制276

二、频率资源许可与电信业务许可278

三、我国无线频率使用管理的基本规定278

四、国际上的无线频率分配机制279

五、频率市场化改革280

六、卫星轨道资源管理282

第二节 码号、地址资源283

一、电信码号资源管理的目标283

二、电信码号资源管理的范围284

三、我国电话码号使用的基本规范284

四、互联网域名和IP地址资源287

第三节 号码携带289

一、号码携带的收益290

二、号码携带的成本291

三、我国号码携带政策实施与推广292

第十四章 网络信息安全294

第一节 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容与影响294

一、网络信息安全的含义294

二、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与特点295

三、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形势296

四、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与电信监管297

第二节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改革与国际比较299

一、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管理机制299

二、我国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整治301

三、电话和网络实名制管理302

四、个人电子信息的保护306

五、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改革趋势311

后记312

参考文献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