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建设 1927-1937【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秦孝仪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扶轮日报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37
- 标注页数:835页
- 文件大小:280MB
- 文件页数:8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建设 1927-193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1
第一章 铁道&(铁道部编)1
第一节 总叙1
第二节 铁路之建设2
一 粤汉铁路2
二 陇海铁路及连云港码头7
三 首都轮渡9
四 钱塘江大桥及沪杭甬铁路杭曹段12
五 苏嘉铁路24
六 浙赣铁路25
七 江南铁路34
八 淮南铁路43
九 同蒲铁路53
十 成渝铁路62
十一 京衢铁路66
十二 湘黔铁路69
十三 川湘铁路72
十四 济聊铁路76
十五 潼关黄河铁桥77
第三节 铁路之整理77
一 行政管理之统一77
二 业务之改进81
三 财务之革新88
四 债务之整理91
五 会计制度之确立99
六 工务机务之改进102
七 社会救济工作之协助106
第四节 铁路之前瞻107
第二章 实业&(实业部编)115
第一节 总叙115
第二节 农产改进及农业推广115
一 农产改进117
二 农业推广125
三 举办江西农村服务区133
四 促进农民团体组织137
第三节 发展农村经济138
一 筹设农本局138
二 讨论农业金融制度及法规139
三 倡导农业仓库140
四 倡导农村合作142
第四节 合作事业142
一 叙言142
二 中国合作的黎明运动与实验时期142
三 最高党部对于合作事业之决议与设施143
四 中央行政及促进机关之发动与设置145
五 地方行政机关146
六 农赈与互助社148
七 有功于合作运动的几个社会学术团体149
八 有关合作事业的几个金融机关152
九 合作社组织155
十 合作教育159
十一 合作法令160
十二 合作出版物161
第五节 矿业(上)矿业行政及其发展实况162
一 金属矿产163
二 非金属矿产167
第六节 矿业(下)矿业之开发与整理171
一 制定各种矿业法规171
二 增设民营矿业权172
三 划定国营矿区175
四 划定保留矿区176
五 筹办「陕川甘青新」石油矿及煤油提制176
六 整理铁砂贸易177
七 整理钨锑矿业177
八 救济国内煤业178
九 整理中福开滦鲁大及其他外资有关各矿178
十 整理各省金矿178
十一 整理各省岩盐矿及硫磺钾硝酸盐等矿179
十二 整理各省官矿179
十三 整理旧矿权统一矿政180
十四 整理私采各矿及取缔小矿180
十五 整理土石采取181
十六 整理矿税收入181
十七 扩充地质矿产调查182
十八 推进燃料土壤研究184
十九 办理全国矿冶地质联合展览会184
二十 参加国际矿冶地质学术讨论184
第七节 工业之推进202
一 总论十年来工业之情形及设施202
二 国营工厂之筹设203
三 民营工业之推进210
第八节 中国国际贸易212
一 贸易数值之观察212
二 贸易平衡之观察213
三 入口商品之分析214
四 出口商品之分析215
五 贸易国别之分析217
六 贸易埠别之分析219
第九节 商品检验220
一 商品检验之目的220
二 商品检验之缘起221
三 商品检验创办之经过221
四 统一检政之设施222
五 各商品检验局之现状223
六 历届全国商品检验会议摘要242
七 历届技术会议243
八 产地检验之开始244
九 商品检验与国际贸易244
第十节 林业245
第十一节 垦务250
一 垦务行政250
二 屯务250
三 移垦254
四 盐垦255
五 侨民垦殖258
第十二节 畜牧258
一 畜种改良258
二 畜种推广261
三 防治兽疫262
四 家畜保护及调查263
第十三节 劳工事务263
一 劳动立法263
二 劳动行政264
三 劳动事业设施265
四 劳动运动266
第十四节 度量衡之划一及推行267
一 旧度量衡紊乱情形及其弊害267
二 新度量衡制度标准及度量衡法规之制定268
三 全国度量衡局之设立及新制推行之办法271
四 度量衡检定人员之训练及分配272
五 度量衡标准器标本器检定用器制造用器之制造及颁发273
六 度量衡器具营业情形274
七 度量衡之划一情况275
八 订立工业标准278
第三章 交通&(交通部编)283
第一节 总叙283
第二节 有线电之整理284
第三节 无线电之建设289
一 绪言289
二 国内电台290
三 国际电台292
四 无线电话台293
五 海岸电台294
六 广播电台294
七 结论294
第四节 长途电话294
一 绪言294
二 渐进时期之建设294
三 发展时期之建设295
四 长途电话之管理制度296
五 无线电话296
六 结论296
第五节 市区电话296
一 绪言296
二 工程之扩展296
三 组织之革新300
四 业务之改进300
第六节 邮政及储蓄301
一 邮政管理权之调整301
二 发行总理暨诸先烈遗像邮票及纪念邮票301
三 改订邮政人员考试制度302
四 取缔民信局统一邮权302
五 划一国内邮费资例302
六 举办职工补习教育302
七 促进人员工作效率302
八 扩充内地及边疆邮务303
九 整理包裹业务303
十 推广快递业务304
十一 举办小包邮件304
十二 举办存证信函304
十三 代购书籍杂志及其他刊物304
十四 设立邮政储金汇业局304
十五 扩充储金业务304
十六 扩充汇兑业务305
十七 创办简易人寿保险305
十八 建筑邮局房屋306
十九 改印邮政舆图306
二十 航空邮运306
廿一 签订国际邮政公约307
廿二 各国邮政一般业务之关系307
第七节 航业308
一 航政机关之设立及接收海关代管之航政308
二 航舶行政之概况309
三 航海人才之培养与管理312
四 国际公约之加入313
五 监督民营航业314
六 管理国营航业316
第八节 民用航空317
一 航空机关之设立317
二 航空线路之建设318
三 航空港站之建设321
四 航空机械之购置324
五 推广航空业务325
六 培养航空人才327
第四章 财政&(财政部编)331
第一节 总叙331
第二节 货币与银行之整理331
一 中央造币厂之设立331
二 废两用元之实行332
三 银本位币之统一332
四 法币之施行333
五 辅币之铸发335
六 中央银行之成立及其推展336
七 中国交通两银行之增资及其推展338
八 中国农民银行救济农村金融之进行339
九 一般银行业务之监督340
第三节 税务之改进340
一 关税340
二 盐税343
三 统税344
四 印花税344
五 菸酒费税345
六 矿产税346
第四节 公债之整理346
一 用于经济建设各债之举借346
二 有确实担保债欶之整理348
三 无确实担保债欶之整理350
第五章 水利公路蚕棉&(全国经济委员会编)353
第一节 中央水利建设353
一 总述353
二 导淮工程353
三 黄河水利工程354
四 扬子江水利工程357
五 华北水利工程358
六 华南水利工程359
七 西北水利工程360
八 其他水利设施360
第二节 公路361
一 引言361
二 民国十六年以前之中央公路建设361
三 民国十六年至二十年之中央公路建设361
四 民国二十一年以后之中央公路建设363
第三节 江西经济建设382
一 经济建设之发轫382
二 经济建设之实施382
三 结语387
第四节 棉业统制387
一 棉产之改进387
二 棉花攙水攙杂之取缔392
三 棉纺织业之改进395
第五节 蚕丝改良397
第六章 电气事业及其他&(建设委员会编)407
第一节 电气事业总论407
一 中国电气事业现状407
二 中国电气事业十年来之进步407
三 中国电气事业行政与电气政策411
第二节 电气事业分论412
一 国营电厂412
二 上海区域415
三 江浙区域416
四 武汉区域417
五 平津区域417
六 胶济区域418
七 粤桂区域418
八 东北区域418
九 其他区域419
第三节 煤矿之开发419
第四节 模范灌溉事业420
一 总叙420
二 武锡区办事处420
三 庞山实验场421
四 凤怀区实验场421
下篇425
第一章 南京市之经济建设&(南京市市政府编)425
第一节 农村复兴事业之实施425
第二节 合作事业426
第三节 各项税捐之整理426
第四节 地政建设427
第五节 金融之整理429
第六节 度量衡之划一与推行429
第七节 水利建设429
第八节 造林事业432
第九节 地方工业432
第十节 交通建设433
第十一节 市营业441
第二章 上海市之经济建设&(上海市市政府编)445
第一节 农村复兴事业之实施445
第二节 农产之改进445
第三节 合作事业445
第四节 苛捐杂税之废除450
第五节 金融之整理451
第六节 度量衡之划一与推行451
第七节 水利建设452
第八节 林垦事业之建设453
第九节 水产建设453
第十节 交通建设454
第三章 江苏省之经济建设&(江苏省省政府编)461
第一节 总叙461
第二节 地方农村复兴事业之实施461
第三节 地方农产之改进462
一 稻麦棉之改进462
二 蚕业之改进463
第四节 地方合作事业463
一 合作教育之推行464
二 合作社业务之推进464
第五节 地方苛捐杂税之废除464
第六节 地方金融之整理472
第七节 地方度量衡之划一与推行473
一 检定人员之训练473
二 新制实施之概况473
第八节 地方水利475
一 江北运河民国二十年大水善后工程475
二 修浚六塘河476
三 整治沂沭尾闾476
四 导淮入海工程476
五 江北运河工程477
六 里下河通海各港建闸工程477
七 修筑江南海塘477
八 旱灾工振477
九 江南水利工程478
十 防黄及黄灾善后478
十一 征工浚河479
十二 结论479
第九节 地方林垦事业之建设479
一 林业之推进479
二 墾殖之设计480
第十节 地方渔牧事业之建设480
一 渔业试验场之设立480
二 各县渔业指导所之设立481
三 泰兴猪瘟防治实验区之设立481
四 如皋及丰县种畜推广区之设立481
第十一节 矿业481
一 铜山县贾汪煤矿之整顿481
二 萧县白土寨煤矿之开办481
第十二节 地方工业482
一 工厂登记之概况482
二 工厂检查之实施485
第十三节 地方交通建设486
一 省办公路工程486
二 县办公路工程487
三 征工筑路487
四 省营长途汽车488
五 商营长途汽车490
六 省营长途电话事业之扩展493
七 城乡电话之概况494
八 飞行场工程494
第四章 浙江省之经济建设&(浙江省省政府编)497
第一节 农业建设497
一 稻麦方面497
二 棉业方面498
三 茶业方面500
四 畜牧方面501
五 治虫方面501
第二节 合作事业504
一 过去述略504
二 现在设施506
第三节 度量衡之划一与推行507
第四节 水利建设510
第五节 林垦事业513
第六节 矿业514
第七节 工业概况518
第八节 交通建设518
一 路政方面518
二 电政方面519
第五章 安徽省之经济建设&(安徽省省政府编)523
第一节 绪论523
第二节 水利之兴办523
第三节 公路铁路之修筑524
第四节 农林之改进524
一 关于农业部分524
二 关于林业部分525
第五节 农村经济之调整525
第六节 工商之改善526
第七节 矿产之开发526
第六章 江西省之经济建设&(江西省省政府编)529
第一节 引言529
第二节 农村复兴事业529
第三节 交通建设530
第四节 林业建设531
第五节 水利建设531
第六节 地方合作事业532
第七节 开发矿产532
第八节 发展工业533
第九节 度量衡之划一与推行533
第十节 整理金融废除苛杂533
第七章 湖北省之经济建设&(湖北省省政府编)537
第一节 总叙537
第二节 地方农村复兴事业之实施537
第三节 农产之改进537
一 设立农产整理运销处538
二 设立棉产改进处538
第四节 地方合作事业539
一 属于利社者540
二 属于信社者540
三 属于运社者541
四 属于供社者541
第五节 新制度量衡之推行541
第六节 地方水利建设541
一 水利机关组织之变更541
二 堤工专款及保管机关之概述542
三 岁修工程概况543
第七节 林垦之建设544
第八节 省营矿业544
第九节 工业545
一 属于公立之工厂545
二 属于私立之工厂545
第十节 交通建设545
一 公路545
二 航政547
三 长途电话548
第八章 湖南省之经济建设&(湖南省省政府编)553
第一节 合作事业进行概况553
一 法规及章则553
二 行政及指导553
三 教育及宣传554
四 合作金融554
五 推行合作之重要团体556
六 结论556
第二节 地方仓储积谷概况558
第三节 金融整理概况562
第四节 推行度量衡新制概况567
第五节 农林水利概况567
一 农林567
二 水利568
第六节 矿业概况570
一 湖南矿产物之种类570
二 分布及储量570
三 矿区面积570
四 本省各重要矿山概况571
五 产量及输出573
第七节 工业概况576
一 湖南机械厂576
二 湖南造纸公司576
三 湖南酒精厂577
四 湖南第一纺织厂577
五 商办工厂及官商合办工厂579
第八节 公路建设概况579
第九节 交通事业概况581
第十节 电气事业概况582
第九章 广东省之工业建设&(广东省省政府编)585
第一节 工业建设之重要585
第二节 数字下之广东工业建设585
第三节 广东工业建设之错误585
第四节 今后之方针586
第十章 广州市之经济建设&(广州市市政府编)589
第一节 交通建设589
一 道路桥梁之建筑589
二 整理濠涌渠道590
三 水陆舟车之交通591
第二节 废除加二专款591
第十一章 福建省之经济建设&(福建省省政府编)595
第一节 交通595
一 建筑公路595
二 修濬闽江599
第二节 水利600
一 长乐莲柄港溉田工程601
二 各县水利工程601
三 其他602
第三节 农林垦荒渔牧602
一 关于农业改进602
二 关于农事推广603
三 关于林业改进603
四 关于林业推广603
五 关于督墾事项604
六 关于畜牧改进604
七 关于渔业改进604
第四节 矿业604
第五节 瓷业604
一 德化瓷业605
二 闽清瓷业605
第六节 度政605
第十二章 贵州省之经济建设&(贵州省省政府编)609
第一节 建设机关之沿革及其组织609
第二节 建设经费之整理及其近况610
第三节 农产之改进610
第四节 合作事业611
第五节 度量衡之划一与推行611
第六节 林垦事业之建设612
第七节 电气事业之建设613
第八节 交通事业613
一 公路613
二 运输614
第十三章 河北省之经济建设&(河北省省政府编)617
第一节 农村复兴事业之实施617
一 治蝗617
二 鑿井灌田618
三 改良堿地624
四 农业传习630
第二节 农产之改进630
一 改良作物品种630
二 推广美棉631
三 农产比赛631
第三节 合作633
一 关于行政及登记633
二 促进指导机关工作概要情形633
第四节 度量衡推行划一概况646
第五节 水利建设646
一 各河修防概况646
二 滹沱河灌溉工程649
第六节 林垦事业之建设650
第七节 渔牧事业之建设654
一 渔业调查654
二 渔业保护655
三 改良种畜655
四 禁宰胎羊655
第八节 矿业655
一 民营矿业655
二 省营矿业659
第九节 工业659
第十节 交通建设661
一 公路661
二 电话665
三 内河航运667
第十四章 山东省之经济建设&(山东省省政府编)673
第一节 总叙673
第二节 农产之改进673
第三节 合作事业673
一 办理方针673
二 办理经过及现状674
第四节 苛捐杂税之废除676
第五节 金融之整理676
第六节 度量衡之划一与推行676
第七节 水利建设677
第八节 林垦事业之建设683
一 林业683
二 墾务685
第九节 渔牧事业之建设685
第十节 矿业686
第十一节 工业691
一 工厂工业691
二 手工业695
第十二节 交通建设695
一 公路695
二 长途电话700
第十五章 河南省之经济建设&(河南省省政府编)713
第一节 总叙713
第二节 地方农村复兴事业之实施713
第三节 地方农产之改进713
第四节 地方合作事业714
第五节 地方苛捐杂税之废除715
第六节 地方金融之整理716
第七节 地方度量衡之划一与推行716
第八节 地方水利建设716
一 河流之测量716
二 河渠之疏濬与整理716
三 灌溉工程之实施720
四 堤工之防护720
五 鑿井之提倡721
第九节 地方林垦事业之建设721
第十节 地方矿业723
第十一节 地方工业724
第十二节 地方交通建设725
第十六章 山西省之经济建设&(山西省省政府编)729
第一节 农产改进情形729
第二节 合作事业730
第三节 废除苛杂经过730
第四节 度量衡之划一与推行732
第五节 水利建设733
第六节 林业事项733
第七节 牧畜事业734
第八节 矿产737
第九节 工业之改进739
一 关于公营者739
二 关于商营者740
第十节 交通742
一 公路742
二 修筑同蒲铁路742
第十七章 陕西省之经济建设&(陕西省省政府编)745
第一节 农村复兴事业之实施745
一 农业推广事项745
二 提倡鑿井灌田事项746
第二节 农产之改进747
一 棉业747
二 小麦748
三 高粱748
第三节 合作事业748
一 创始时期之计划与实施749
二 推行时期之进展概况749
三 合作事务局成立后之进展概况749
第四节 度量衡之推进与划一752
第五节 林垦事业之建设752
一 办理林业事项752
二 办理垦殖事业753
第六节 渔牧事业之建设753
一 改良牧业事项753
第七节 矿业753
一 延长石油官厂753
二 神木官?局754
三 商办矿业754
第八节 工业754
一 官营工业754
二 商营工业756
三 西安市电厂757
第九节 交通建设757
一 公路757
二 电话757
第十节 西安市政765
第十八章 甘肃省之经济建设&(甘肃省省政府编)769
第一节 总叙769
第二节 农政之设施与农产之改进769
第三节 合作事业772
第四节 苛捐杂费之废除776
第五节 金融之整理781
第六节 度量衡之划一与推行781
第七节 水利建设781
第八节 林垦事业之建设783
一 林务783
二 垦务783
第九节 畜牧事业之建设790
第十节 矿业791
第十一节 工业792
第十二节 交通建设794
一 公路794
二 电报795
三 电话796
第十三节 电灯事业796
第十九章 察哈尔省之经济建设&(察哈尔省省政府编)799
第一节 十七年份799
第二节 十八年份799
第三节 十九年份800
第四节 二十年份800
第五节 二十一年份801
第六节 二十二年份801
第七节 二十三年份802
第八节 二十四年份802
第九节 二十五年份802
第二十章 绥远省之经济建设&(绥远省省政府编)807
第一节 改进农业及推广实施办法807
第二节 农村合作事业之指导809
第三节 水利建设810
第四节 公路建设812
一 省公路812
二 县公路813
第五节 植树造林实施计划814
一 关于省政府者814
二 关于民众者815
第二十一章 宁夏省之经济建设&(宁夏省省政府编)819
第一节 总叙819
第二节 地方农产之改进819
第三节 地方度量衡之划一与推行820
第四节 地方水利建设820
一 渠务820
二 河工822
第五节 地方林垦事业之建设822
第六节 她方渔牧事业之建设824
第七节 地方矿业824
第八节 地方工业825
第九节 地方交通建设825
一 陆上交通825
二 水上交通827
第二十二章 青海省之经济建设&(青海省省政府编)831
第一节 交通831
一 公路831
二 桥樑831
三 电政832
四 飞机场之闢筑832
第二节 矿业832
第三节 农田水利832
第四节 工业832
一 毛织工业832
二 皮革工业833
三 工商业834
第五节 关于森林事项834
一 东郊外大教场苗圃834
二 西郊外湟水北岸苗圃834
三 马盐庄河滩苗圃835
四 省会森林公园835
热门推荐
- 847742.html
- 3713758.html
- 1074680.html
- 635852.html
- 2086878.html
- 3052613.html
- 1527822.html
- 3074976.html
- 3133596.html
- 2582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8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0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6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2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3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5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03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1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5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