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 周德民,廖益光,曾岗主编;李永强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5259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社会调查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社会与社会调查1

一、社会与社会调查的概念1

二、社会调查认识社会的主要特点4

三、社会调查认识社会的基本任务6

四、社会调查认识社会的突出功能8

第二节 社会调查与社会调查方法10

一、社会调查与社会调查方法的关系10

二、社会调查方法的主要功能11

第三节 社会调查方法的发展历程14

一、古代社会调查方法的发端14

二、近代社会调查方法的形成15

三、马列主义调查方法的发展17

四、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的兴起20

五、中国社会调查方法的状况23

二、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应用的能力28

一、要增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的动力28

第四节 社会调查方法的学习与应用28

三、要丰富相关知识和社会阅历,拓展研究的视野29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和基本程序31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31

一、社会调查方法体系内容31

二、社会调查方法体系构成33

三、社会调查的方法论原则35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41

一、准备阶段41

二、调查阶段42

三、研究阶段43

四、总结阶段44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具体程序46

一、统计调查的程序47

二、实地研究的程序49

一、课题的提出与确定决定着社会调查的总体方向51

第三章 社会调查课题的提出与确定51

第一节 课题提出与确定的重要性51

二、课题的提出与确定制约着社会调查的整个过程52

三、课题的提出与确定关系着社会调查的成果价值53

四、课题的提出与确定体现着社会调查的研究水平53

第二节 课题的类型54

一、理论课题与应用课题54

二、自选课题与委托课题56

第三节 课题的提出与选择57

一、课题提出的前提57

二、课题选择的原则58

三、课题选择应注意的问题61

第四节 课题确定的过程63

一、初步研究63

二、科学论证66

三、课题的确定与调查设计思路的形成66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类型68

第四章 社会调查的设计与准备68

第一节 选择社会调查研究类型68

二、社会调查研究类型选择的意义75

第二节 提出研究假设或拟定调查大纲77

一、研究假设的概念与特点77

二、研究假设的作用78

三、研究假设形成的途径80

四、研究假设的陈述形式81

五、调查课题具体化的另种途径:拟定调查大纲82

第三节 明确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83

一、调查对象83

二、调查内容86

三、调查内容的选择88

第四节 澄清调查研究课题使用概念89

一、概念与变量90

二、明确概念与概念的操作化94

三、假设的操作化101

第五节 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案103

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103

二、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原则106

三、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107

四、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示例108

第六节 实施调查研究的组织管理112

一、调查研究组织管理的必要性与内容113

二、调查人员的选择与培训114

第五章 社会现象的测量117

第一节 社会测量的要素与特点117

一、社会测量的要素117

二、社会测量的特点119

第二节 社会测量的尺度121

一、定类尺度121

三、定距尺度122

二、定序尺度122

四、定比尺度123

第三节 社会测量指标125

一、社会指标的概念与特点125

二、社会指标的类型与作用127

三、调查指标与社会指标的联系及设计131

四、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134

第四节 社会测量的信度和效度137

一、社会测量的信度137

二、社会测量的效度139

三、社会测量信度与效度的关系140

四、影响社会测量信度与效度的因素141

第六章 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145

第一节 普查145

一、普查的定义与特点145

二、普查的作用与适用范围147

三、普查的一般步骤148

四、普查应注意的问题149

五、普查实例: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150

第二节 抽样调查153

一、抽样调查的定义与特点153

二、抽样调查的作用与适用范围155

三、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156

四、抽样的类型160

五、抽样调查实例:全国城市职工家计调查抽样方法167

第三节 典型调查171

一、典型调查的定义与特点171

二、典型调查的作用与适用范围172

三、典型调查的一般步骤174

四、典型调查应注意的问题175

五、典型调查实例: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劣势级转型社区王佑镇的典型调查177

一、个案调查的定义与特点179

第四节 个案调查179

二、个案调查的作用与适用范围181

三、个案调查一般步骤182

四、个案调查与典型调查、个案工作的联系与区别184

五、个案调查实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研究——重庆江津市向阳儿童发展中心个案185

第七章 资料搜集方法Ⅰ:文献法和观察法190

第一节 文献法190

一、文献法的定义与特点190

二、文献法的局限性191

三、文献法的作用与适用范围192

四、文献资料的类型193

五、文献资料搜集的方法195

六、文献资料搜集应注意的问题197

第二节 观察法198

一、观察法的定义与特点198

二、观察法的局限性200

三、观察法的作用与适用范围201

四、观察法的类型203

五、观察法运用的基本原则205

六、观察法的一般步骤207

七、观察误差及其减少的方法210

第八章 资料搜集方法Ⅱ:访谈法213

第一节 访谈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213

一、访谈法的定义与特点213

二、访谈法的局限性215

三、访谈法的适用范围216

第二节 访谈法的类型217

一、结构式访谈与非结构式访谈217

二、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220

三、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222

四、一般访谈与特殊访谈223

第三节 访谈的程序与技巧224

一、访谈前的准备224

二、进入访谈现场227

三、谈话与记录技术230

四、引导与追问技术234

五、结束访谈235

六、再次访谈236

第九章 资料搜集方法Ⅲ:问卷法237

第一节 问卷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237

一、问卷法的定义与特点237

二、问卷法的局限性239

三、问卷法的适用范围240

第二节 问卷的类型与结构241

一、问卷的基本类型241

二、问卷的一般结构243

第三节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247

一、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247

二、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249

一、问题形式的设计251

第四节 问题与答案的设计251

二、相倚问题256

三、问题措词257

四、问题数目与次序259

五、答案设计要求261

第五节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263

一、问卷发放与回收的方式263

二、问卷发放应注意的问题265

三、问卷回收率提高的方法266

第十章 调查资料的整理268

第一节 资料整理的意义与程序268

一、资料整理的意义268

二、资料整理的程序269

第二节 资料分组271

一、资料分组的意义271

二、资料分组的作用272

三、资料分组标志的选择273

四、资料分组的类型275

五、分组资料的汇总276

第三节 分配数列278

一、品质分配数列278

二、数量分配数列279

三、累计次数分布284

第四节 统计表285

一、统计表的意义285

二、统计表的结构285

三、统计表的种类287

四、统计表的宾词设计289

五、统计表的编制规则290

第十一章 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293

第一节 统计分析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293

一、统计分析的意义293

二、统计分析的作用294

三、统计分析方法应用应注意的问题296

第二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297

一、集中趋势297

二、离散程度305

第三节 双变量相关分析312

一、相关分析313

二、回归分析320

第四节 推论统计324

一、参数估计324

二、假设检验328

第五节 计算机在统计分析中的运用335

一、计算机在统计分析中广泛运用的意义335

二、计算机在统计分析中运用的一般步骤336

第十二章 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341

第一节 理论分析的基本问题341

一、理论分析的突出特点341

二、理论分析的主要作用343

三、理论分析的基本原则344

四、理论分析的一般步骤346

五、理论分析的思维训练348

第二节 比较分析350

一、比较分析的含义350

二、比较分析的类型351

三、比较分析的原则353

第三节 因果分析355

一、因果分析的含义355

二、因果分析的类型356

第四节 结构功能分析360

一、结构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360

二、结构功能分析的主要内容361

三、结构功能分析的一般步骤362

第五节 归纳演绎推理363

一、归纳法364

二、演绎法367

第十三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369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特点、类型与作用369

一、调查报告的特点369

二、调查报告的类型371

三、调查报告的作用373

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内容与结构374

一、标题375

二、前言377

三、主体378

四、结尾380

五、附录380

第三节 调查报告的写作381

一、提炼和确定主题381

二、审读和选择材料383

三、精心拟订提纲386

四、撰写调查报告387

五、修改调查报告390

第四节 调查报告撰写应注意的问题394

一、树立明确的读者意识394

二、注意文体特点395

三、强调调查事实397

四、突出时代气息397

五、重视写作中的再研究398

附录Ⅰ 调查问卷示例400

附录Ⅱ 调查报告示例409

附录Ⅲ 常用数表422

附表1 正态分布概率表422

附表2 随机数字表424

附表3 t2分布表427

附表4 x2分布表429

附表5 F分布表433

附表6 z和r转换表436

主要参考文献4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