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织物结构设计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机织物结构设计原理
  • 吴金汉,郑佩芳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805116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机织物结构设计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4

一、机织物切片及其显微检测4

(一)织物切片4

目录4

(二)织物切片的观测7

二、机织物内纱线的直径系数及其测定方法9

(一)机织物内纱线的截面形态9

(二)机织物内纱线直径系数的测定方法10

(三)结论15

三、机织物的几何结构概念16

(一)机织物几何结构的几个概念16

(二)规则组织紧密结构织物各结构相的经向、纬向紧度值(ε?、ε?)19

(三)单向紧密结构织物结构相的概算方法23

(四)织物经、纬纱号的配合25

(五)结论26

(一)引言27

四、几何结构方法与经验回归方法研究密结构机织物的比较27

(二)两种方法的比较29

(三)结论33

五、紧密结构织物经、纬向紧度值(ε?、ε?)的工艺意义34

(一)引言34

(二)ε?与ε?值的工艺意义35

(三)结论40

六、关于织物组织松紧程度的探讨41

(一)引言41

(二)组织系数φ42

(三)结论43

七、关于织物松紧指标的探讨48

(一)表达织物紧密程度的现有指标48

(二)织物的紧密指数ψZ51

(三)结论52

(一)织物结构区域——同类品种织物规格的集合54

八、本色棉布的结构区域54

(二)GB-78存在的某些问题57

(三)拟议本色棉布的结构区域59

(四)结论65

九、本色棉布几何结构相的切片检查68

(一)引言68

(二)试验方法69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69

十、织物结构的设计方法77

(一)引言77

(二)满足织物厚度要求的设计方法78

(三)满足织物重量要求的设计方法80

(四)相似织物的设计方法83

(五)满足织物厚度和强力要求的设计方法88

(六)满足织物具有特定弹性伸长的设计方法89

(二)织物的在机和成品经、纬密度之间的基本关系92

十一、流线图在织物结构设计时的运用92

(一)引言92

(三)结论96

十二、精纺毛织物的结构区域和设计方法97

(一)引言97

(二)精纺毛织物的结构区域98

(三)不同组织织物之间的结构参数换算101

(四)根据精纺毛织物结构区域设计上机规格103

(五)染整工序中纱线轴向收缩率的计算105

(六)结论107

十三、平纹织物经、纬织缩率的概算109

(一)引言109

(二)织缩率的概算109

(三)经(纬)纱屈曲波高hj(hw)的概算112

(四)实例114

(一)引言119

十四、斜纹、卡其类织物经、纬织缩率的概算119

(二)经(纬)织缩率aj(aw)的概算120

(三)实例125

十五、组织设计中经纬交织的配合129

(一)经、纬交织的“松”与“紧”129

(二)组织设计中经、纬交织的配合130

(三)结论136

十六、机织物边部设计原理138

(一)布边与布身结构配合的基本原则138

(二)结论145

十七、关于配色模纹潜力的探讨146

(一)配色模纹的实现146

(二)色纱排列要点148

(三)配色模纹潜力的探讨148

(四)结论150

(一)引言151

十八、织物结构对织物机械物理性能的影响151

(二)织物的机械物理性能152

(三)结论162

十九、织物设计的数量化方法163

(一)引言163

(二)织物结构参数的数量化163

(三)数据分析165

(四)结论167

二十、42s/2×34s提花府绸纹部比例的计算168

(一)引言168

(二)42s/2×34s提花府绸的几何结构169

(三)纹部比例c(%)170

(四)结论172

二十一、联合组织的松紧配合173

(一)透孔组织173

(二)凸条组织174

(三)蜂巢组织176

二十二、绉组织的构作与发展179

(一)绉织物及其外观特征179

(二)绉组织的构作方法182

(三)省综法绉组织的发展184

(四)结论185

二十三、网目组织效应探讨186

(一)网目组织的外观效应186

(二)网目组织效应差的原因188

(三)网目组织的构作要点190

(四)增强网目组织效应的措施192

(五)结论193

二十四、涤纶长丝织物的设计194

(一)涤纶长丝直径系数的确定194

(二)涤纶低弹长丝仿毛织物设计195

(三)结论200

(一)涤纶长丝仿毛织物的现状201

二十五、提高涤纶仿毛织物的风格201

(二)提高仿毛织物毛型感的途径202

(三)结论205

二十六、上机图及配色效应图内部转换的数学模型207

(一)引言207

(二)上机图、配色效应图的矩阵表示208

(三)上机图内部转换的数学关系210

(四)配色效应图内部转换的数学关系215

(五)结论220

二十七、机织物研究的回顾与瞻望222

(一)引言222

(二)织物组织设计及其CAD技术222

(三)织物规格与其几何结构的关系224

(四)织物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225

(五)结论225

附录:织物切片照片图227

参考文献230

热门推荐